客服热线:0898-32693777

京津冀协同发展6年半 对比长三角珠三角谁更有实力?

2020-09-07 12:50:52浏览:124评论:0来源:网络   
核心摘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6年半。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此为标志,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年后的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距今已有5年时间。按照《纲要》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分为近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6年半。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此为标志,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1年后的201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距今已有5年时间。按照《纲要》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其中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2020年时间已过去一大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期目标完成得怎样?京津冀跟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还有多大差距?如何赶超?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主要目标如期实现

从人口和大城市病来看,截止至2019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低于中期目标提出的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而随着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北京的“大城市病”也得到缓解。

从交通一体化来看,河北省与京津先后联手打通或拓宽京昆、京港澳、京台、首都地区环线等对接路29条段、1774公里, “十三五”规划期间所有京津冀干线公路对接路全部完成路线方案对接。截至2019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476公里,居全国第3位。此外,“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京张高铁、张唐铁路、津保城际、石济客专等建成通车,京雄城际、京沈客专加快建设,2019年,河北全省铁路总里程突破7900公里,居全国第2位。

从生态环境看,联建联防联治已跨上新台阶。其中,河北省强力推进传输通道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在廊坊、保定等京畿地区划定20个县11880平方公里“禁煤区”,实现散煤“清零”,8个通道城市和张家口、雄安新区全部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

从产业对接协作看,截至今年6月底,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11727个。强化与京津两市的分工协作,打造与京津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新型产业集群,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石家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扎实推进,环首都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总体来看,京津冀三地联合推进协同发展工作,中期目标完成情况较好,涉及的主要指标大部分能够按时完成。”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刘秉镰在肯定京津冀协调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向记者表示了担忧,“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经济增速明显处于劣势。从区域角度来看,南北差距依然比较大。京津冀发展与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任重而道远。”

京津冀与长三角差距依然较大

一直以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都是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而长三角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在龙头城市上海的带动下,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独占鳌头,整体实力更是无可匹敌。

珠三角也不甘示弱。在龙头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下,已迅速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开放性和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广州和深圳更是被寄予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厚望。

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三地自协同发展以来,依靠北京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家政策支持,正步伐轻盈大步向前。

尤其是《纲要》明确提出打造以首都为核心世界级城市群,三大区域之间的角逐更趋白热化。从数据分析,京津冀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刘秉镰教授系统比较了三大区域从2009年到2018年10年间的发展状况,结论是: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仍存在一定差距。

从经济发展看,京津冀GDP总量及GDP占比在三大地区中均处于劣势地位(见图表)。从图表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从2009年到2018年三地GDP总量看,均呈上升趋势,但长三角GDP总量远高于珠三角,珠三角GDP总量又明显高于京津冀;从2009年到2018年三地在全国GDP总量占比来看,长三角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远高于珠三角和京津冀,且领先优势不断扩大。不仅如此,从京津冀地区人均GDP占全国的比重来看,2014年京津冀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8倍,到了2018年,降到了1.17倍。

从交通基础看,长三角公路和铁路运营里程总数是京津冀的2.2倍 ;长三角港口和机场吞吐量是京津冀的1.8倍,其中港口吞吐量是京津冀的16倍;珠三角港口和机场吞吐量是京津冀的1.2倍,其中港口吞吐量高达京津冀的50倍。

从产业发展水平看,京津冀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长三角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2.53%,珠三角为42.37%,京津冀仅为35.70%;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总量远低于其他两地。

从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京津冀创新投入最高,但是创新成果数量却最低,创新效率低下。京津冀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均在三地中居首位, 京津冀创新成果数量却在三地居于末尾,远低于两地的创新成果水平,专利总量仅占长三角的26%。京津冀创新效率低下,亟需提升。

“客观比较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发展差距,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提速与战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18日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做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任重道远。”刘秉镰说。

除津、唐、石、保外,还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抛开其它,单单只是比较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2019年的GDP总量,也能说明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京津冀地区GDP合计8.46亿元,同比增长6.1%;珠三角GDP为8.6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9%;而长三角地区GDP合计23.7万亿元,同比增长6.4%。长三角地区GDP总量“一骑绝尘”,非京津冀和珠三角可比。

正视差距,刘秉镰教授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6大政策建议。

首先,加快发展经济,缩小南北差距。培育有潜力的经济增长极,除津、唐、石、保等传统地区之外,还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雄安、沧州、廊坊、武清、临空经济区、河北自贸区等;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提升转化能力,培育活跃的科技交易市场,以此延伸区域价值链。“北京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但是部分科技成果却‘蛙跳式’转移到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还没有形成创新链和创新产业链。接下来应该充分运用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提高其转化能力,延伸京津冀区域的价值链。”

其次,发挥好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多中心空间结构优化。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为指导,形成体系分明、梯度合理、结构连绵、高效融合的城市群空间布局;提升京津周边地区中小城市能级,加快区域整体的均衡发展;在加快通州、雄安建设的同时,尽快启动京津都市连绵带建设;谋划京津冀滨海城市群提升。

第三,建设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交易链、技术交易市场建设)。京津冀地区有很多高校,应该强化市场导向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和相关的机制,探索网络化的生态建设模式,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第四,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分工与空间布局。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加快促进相关产业转移;注重产业规划协调,根据京津冀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有序推进产业升级与梯度转移,形成“多中心集聚、多轴线梯度分布”的空间布局。

第五,持续推进京津冀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深化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机制体制改革,破除京津冀行政与贸易壁垒,加快城市群内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产业融合发展等。

第六,加强京津冀政府协同治理,探索建立京津冀利益共享机制。要打破三地一亩三分地的行政区划问题,必须解决利益共享机制问题。这方面三地都已经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今后应该形成更广泛的利益协同机制。

“随着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的逐步建成和完善,定会缩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刘秉镰乐观表示。

(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6年半 对比长三角珠三角谁更有实力?)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一年间,海南自贸港有哪些新面貌?

上一篇:

广西自贸试验区:探索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新模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